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28 lines (66 loc) · 16.5 KB

note7.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28 lines (66 loc) · 16.5 KB

从最小故事到决策方法 | 通识部落

原创 2017-02-09 许豆浆 开智部落

img

— Live170112001 —

十三维按:在人类的历史里,一切都会发生三次,首先是经历自身,其次是作为哲学,最后是作为认知科学。「故事」这个老少皆宜的小可爱也是如此。故事是生活吗?故事是思想吗?是娱乐吗?都是,然而故事还可以是决策。人类是一个因虚构能力在文化上区分于动物的物种,这并不是偶然,是因为所谓虚构的故事恰恰最大程度模拟了这个世界。下面就请听开智通识部落的许豆浆来讲下她有关故事和决策的「故事」。本文约6500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img

作者介绍

许豆浆,小镇女青年,曾混迹于出版行业,目前是带孩子们玩耍的教育研究员。30岁前夕给自己划定了人生四大象限:感受、美感、思维、创造。

像鼹鼠一样去阅读

2016年3月份,我参加了认知写作学第二期。 人类的三个最小故事是什么? 阳老师一直用这个吊我们的胃口,直到课程末尾才揭晓;写作学包括的几大板块:文采、修辞、篇章、写作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以及故事。「故事」这一part 我意犹未尽,于是自行「补习」了一些文学理论、叙事学、神话学方面的阅读。时间来到2016年的11月,当我在通识部落的阅读任务里遇到了「故事」导向的决策理论,发现了新的切入面向。因此决定就此主题做一个打通、梳理。

在进入正题前,插一点题外话。我们看到,通识部落开的书单绝大多数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作品——跟自然科学不同,当我说光速,它就是光速;氦分子,就是氦分子。社会科学作品的着眼点是某个问题、某个事件,同一论题,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切入视角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哲学家的「理性」说的人类的认识能力;心理学家认为理性是认知、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区别于非理性;社会学家会考虑组织目标的自觉适应性,比如马奇;经济学家谈理性的时候,他研究的是人如何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理性是他行动方案的属性。所以社科作者首先需要花力气给核心概念「下定义」,跟读者取得共识之后,双方才能聊得下去。

同样地,当我说「故事」的时候,如果用创作者的视角,它指的是文本里讲述的故事情节,譬如安娜卡列尼娜邂逅弗龙斯基;在文学理论家的视角下,万千故事归纳为「叙事」的原型;我们自己周遭的故事、人生经历经验、他人的八卦,构成每个人的生命故事;到了克莱因这里,故事则是调研方法论,是研究某个问题的路径导向。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鼹鼠……从认知写作课程到通识部落阅读,从最小故事到决策方法,挖掘不同的坑道,通向那一个大萝卜!

我和「故事」的故事

今天我想做一个说书人。如果你愿意,听我讲三个故事。它们分别指向:我对认知写作学里「最小故事」的理解、隽永的原型是包藏力量的人生指南,以及此刻我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的生命故事。

第一个故事:不想被吃掉的姜饼人

作为一个四岁男孩的母亲,我每天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小孩子对故事的天然喜爱,在疯玩了一天后的睡前时刻,故事是最安全无添加的「镇静剂」。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前夕,我们应景地讲一个圣诞故事。在这个画面里,你观察到了什么呢?

img

这是一本无字书。即便只有画面,未识字的孩子也能识别出「这是一个故事」。其他的姜饼人都乖乖躺好,平静之下却发生了「突变」!有一个姜饼人站起身来、想要溜掉。它不想被吃掉。为什么只有它觉醒了?它能成功逃脱吗?逃走之后它又将发生什么事?后来呢?结局怎么样了?……甚至不需要语言,故事便发生了——只需要一个突变,一个反转。我们人类天然爱故事:因为我们喜欢追索因果、关心动机和意义、无时不刻在做完形填空。

我的职业也不免跟「故事」发生联系。Vivian Paley 是一位从事了37年学前教育的老师,致力于探究故事如何助力孩子的心灵成长,她资助并辅导多个 讲故事项目 。她的《共读绘本的一年》也是我最喜欢的教育读物之一。故事运用于教育,呈现出叙事研究、儿童观察、情绪疏导乃至心理疗愈等等实践方式。诚如 Vivian Paley 的故事项目域名所言:make believe arts. 故事是一个拟真的世界。它辟出一方空间,供孩子相信、预演、释放、建造,踏上不想被吃掉的姜饼人的叛逃旅程。

故事性思考 VS 典范式思考

讲述和分析故事,是获取洞察的重要通道。

在《如何作出正确决策》里,加里·克莱因讲述了他是如何发掘「故事」这一启发工具的。一开始,他仰赖于传统的力量:逻辑推理、概率分析、数据方法。他预设,在面临险情时人们会采用「列举不同选项——逐一评估——选出最优」的决策模型,但指挥官的回答让这一预设落空。屡屡遭到预设的挫败之后,克莱因不再急于验证典范、转而进入芜杂的丛林:「我们将每次重点灭火案例都作为故事看待,让访谈随着故事走向进行」。听消防员、急救医护人员、军事指挥官讲述的决策经历,归纳背景信息、时间时间线、提炼出156个决策点,将其分类、集成认知策略清单;进一步地,他开辟了自然情境下的决策力量之源,包括:直觉、心理模拟、比喻、讲故事

纽约大学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教授杰罗德 ·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1915年10月1日-2016年6月5日) 提出:故事性思考和典范式思考的不同之处:

故事性思考以它和生活的似真性说服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其内容,它创造假说而不需要验证,只能以「好坏」评估故事的价值;而典范式思考则以事服人,追求普遍性真理,以验证假说建立形式的、实征的证明,求令其可重复验证和具有预测力,「对错」和证据是否充分成为其评估标准。

克莱因的创新发源于:从典范式思考转向故事性思考。一旦开始关注个体经验、动因、过程、细节,故事就像密信一样显形。

故事教会我的三件事

跳出盒子。 理查德 · 威尔金森(Richard G. Wilkison)写过一本书叫《不公平的苦痛》:

不列颠半数以上地区,每年穷人死亡人数比富人要多八万左右——比死于十多年前出现在这里的艾滋病的总人数还多得多。这种大范围的死亡状况,算不上流行病,因为贫穷不是关于流行病的传统故事的组成要素:它不带菌不够资格被纳入流行病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重写流行病史,将贫穷的杀手影响纳入其中?简单的回答是,流行病的故事是由医学流行病学家讲述的,不是由经济学家或改革运动家讲述的。

在社会科学领域,视角的改变,带来新的参照点、新的观察结果、新的洞见。 转换视角,并不取消冲突、矛盾或控制之争,而是推动和解、拓展,达成理性、感性和冲突三者的互动。 (语出巴黎索邦第五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多米尼克·戴泽)

转换立场何以消融矛盾?曾经和朋友聊过这样一个例子:低年级小学生的卷子有题曰「月亮像什么?」孩子填:香蕉——老师批了个叉,理由是:标准答案为「银盘」。家长急了,要不要找老师理论一番呢?如果是你,遇见类似的矛盾怎么处理呢?在这个真实的例子,家里的大人是这么处理的:告诉孩子,香蕉是你的观点、银盘是老师的观点——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观点。我们认同你的观点。试想老师的观点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猜是老师需要标准化,好管理。孩子表示能理解,也不那么憋屈了。

第二个故事:野兽国里做主人

《野兽国》是美国作家桑达克的代表作,自1963年面世以来就被童书评论界视为「图画书的金字塔」。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小男孩麦克斯假扮怪兽在家胡闹,被妈妈惩罚「不准吃晚饭」;麦克斯幻想自己的房间变成了野兽的国度:孤舟远航、与野兽搏斗、最后统领王国。等到他返回现实,发现妈妈给他煮的晚餐依然温热。

这本书有趣的一点是:妈妈只在开头和结尾、始终以模糊的背景出现;所有冒险经历,是由麦克斯这个小孩子只身完成的。大人给予的惩罚(不准吃晚饭)只是是他冒险的推力。作为反例,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式相亲》这档综艺节目,「都是为你好」的双亲心急火燎地想要帮子女扫除一切可能的障碍。假如,霍比特人弗罗多是在各族首领的庇护下战胜邪恶的,假如他未曾独力去面对黑暗和恐惧,这个故事还会如此隽永吗?

《野兽国》是一个关于幻想、关于释放的故事。它是一本童书,也是一本给大人的书。它教会了我:人的使命所在,是成为英雄。好童书的试金石,是「成人视角」的聪明隐退;最好的守护,是要让所爱的人都能有机会成为他自己生命故事里的主人公,谱写自己的英雄旅程。相反地,我们要对「老娘舅人格」时刻保持警惕!这东西跟赘肉一样,看着只是有碍观瞻,但要长在自己身上就算完蛋了……

第三个故事:超人没披风

第三个故事更简单,是我的先生在30岁这一年辞去公职。这种轨道的转变,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没什么,但对思想稍微保守的老人家来说,无异于大地震。

一个大的决策是如何由一系列小决策、小机遇堆积而成的;此一反转,随之又引发大大小小的情节和决策:比如要不要对老人家坦言、怎么安抚情绪、怎样面对自身的挫折和劳累、如何调适全家人的生活节奏,等等。目前这个故事未有结局。可能过几年,我会有更多丰富的细节可讲述,也会是人生里一个有趣的经历。不在恢弘辽阔的中土世界,我们是隐匿在日常生活里的超人,藏起了招眼的披风。

故事教会我的第三件事是: 故事也有副作用 。 罗尔的事件彷如旧闻了。这似乎是一个偏好「讲故事」的人。他拒绝有第三方监控的筹款平台(轻松筹),却选择了故事性的倾诉、选择了「双赢」的友情帮助……其实就已经是在选择受众了。相应的,他选择的传播策略,也不免夹带了受众所熟悉的煽情和虚化。

从传播效果来看,故事的威力确实很大。但是,当读者要求故事里的田螺姑娘真的烧出一顿饭菜来吃吃时——创作者,请问你要怎么弥补这道裂缝?故事也许引发共鸣的利器,但滥用会伤到自己

结语:世间只有一个故事

从哈姆雷特到创世传说、从《源氏物语》到《时间简史》——霍金不就是讲我们生活的地方吗?我们始终对处于时间或洞见中、处于世界中的自己感兴趣。世间唯一的故事,就是「我们」。它没讲什么,可又无所不包。

最后,引用坎贝尔在《千面英雄》的一段话为结语:

神话的逻辑、英雄及事实一直延续到今日的社会。在欠缺普遍而有效的神话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被认可的、初步的、但隐含强大力量之梦的众神庙。俄狄浦斯的最新轮回转世,亦即接续上演的美女与野兽的罗曼史,正在42街与第五大道的午后街角,等待交通灯的变换。

我们的故事,也会继续延续下去。


互动问答

Q1: 在自你的我介绍当中看到这一句——「30岁前夕给自己划定了人生四大象限:感受、美感、思维、创造。」 很独特也很好奇,这样的四大象限是如何划定出来的,每一个象限的背后有哪些行动?有哪些技巧或者故事可以分享呢? 同时,也很好奇,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来划定这样一个独特的象限?

:之前的我,算得上「强迫+焦虑」双全吧,表现为我会列很多的待办事项,比如说今天要画个小画呀,得读完那本书……然后就急切地想勾掉它们。 后来反省:如果只是充满一些待办事项的话,日子会变得琐碎而零散。这四个象限,是从众多「to do」逐步归纳得来、是我发现自己有意无意地会趋向的属性。

**Q2:**对 RPD 模型(也称识别启动决策模型,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Making Model) 挺感兴趣,不是通识部落的小伙伴儿可能不会很理解。可否简单说说,我们如何运用这个模型呢?有没有什么鲜活的例子可以分享?

:给宝宝挑奶粉牌子、买哪款车子、吃火锅挑什么锅底……你会发现自己在比来比去,因为你的目标为「最优」;但当你内急之时,肯定瞅着一间就冲进去了——因为当下你的选择标的是「满意」,而并非寻找方圆百里最干净舒服的洗手间。通常我们以为做决定就是逐一评估可选项、决出最优。但RPD 模型指出:当人们在信息有限、形势急迫的情况下,并不会、也没条件逐一比较评估,而是采取「单一评估」的策略。「单一评估」简单粗暴地说,就是一个一个来,这个不行下一个接着来(这么大白话真的好吗……)

如果套用到产品设计上,传统的优化决策模型、比较评估策略相当于「憋大招」;反之,小步趋近,投放最小可用化产品(MVP)测试、调适、迭代则是更符合动态、复杂、高竞争情势的策略。

专家往往专注于构思一个有意义的行动选项,而执着于比较不同方法优劣的则是新手。别说是你了,克莱因自己都掉眼镜,哈哈。

**Q3:**为什么马奇用文学作品来作为「领导力」这门课程的教材? 这个例子很有意思,可以说说你认为马奇用文学作品教导领导力比较印象深刻的例子么?以及这样的教法的优点在哪里呢?

答:这个部分是原来旧的直播稿里写的,后来觉得有点理论化就删去了。马奇的书真的很难懂,我来回看了大约三四次才砸出点味道来!马叔叔的人生就是要特别,用文学作品来当领导力教材这一招就很优雅、很独创,足够迷倒我。

马奇的学问通透:能写诗、拍纪录片、教商学院,他研究的是一个组织在生态系统中如何达到适应;文学则关注人在情境中、在世界里的体验。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有很多不可触及的信息,组织的领导者亦然,他无法全然像鹰一样俯瞰,他有时跟俄狄浦斯一样,对自己下一步所遭遇的事情无从预知——我猜,马奇借用文学作品的生态去类比、去讨论组织决策的局限。

经典的文学实则生命力盛大的文化基因。比起充斥着数据函数的商学院教材,文学作品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体验。马奇激赏堂吉诃德,他遵从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成为谁,而不是旁人认为的 「你应该是谁」,我猜马奇在其间寄托了自己的情志。在马奇的自我定位里,「学者」这一身份充满热情和志趣,只有文学这个包括万有的「小世界」来承载。这是我个人的目前的理解,相信越读会越有美妙的新感悟涌现。

最后谢谢开智,让我有第一次这样主播的经历(吐舌头)。特别鸣谢@子午鸟 同学直播前的头脑激荡和坦诚建议,谢谢徐迅和Sandy对我的帮助,大家晚安!

(编辑:许豆浆 2017-1-02)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