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9 lines (39 loc) · 12 KB

漫谈人民币升值贬值及黄金及刘军洛宋鸿兵阴谋论.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9 lines (39 loc) · 12 KB

漫谈人民币升值贬值及黄金及刘军洛宋鸿兵阴谋论

标签: 经济 财经 本币 人民币 升值 刘军洛 美国 黄金 宋鸿兵 阴谋论 朗咸平

目录: 投资投机经济危机

时间: 2007-10-28 17:48:36

笔者有晨读习惯,读而有感,就会写上博客,结果今天写了三份给删了一份,奇怪的是,那是笔者罕见的认同十七大政策方案的读后感,给删了。今天的读后感有两篇谈及了人民币升值,这的确是目前经济界一个争论颇烈的话题。本来呢,就事论事,见事谈策,不会涉及道德因素,所谓愤青啊,汉奸啊要,戏言耳;无非是一些人理屈词穷就会套帽子,黑爵头上戴了一大堆,生怕深度调整,只好防御性给这等人士先扣上“汉奸”帽子,未来先往,遵礼而已。博友就这个问题提到一些常见的疑问,首先是西北虎的关于“人民币升值对农民造成影响”的疑问,另一位朋友谈到刘军洛先生的“次级金本位”的主张。这类问题,本来我会在原文下方作注的,但发现自从给盯上后,成了现行危险分子,文章一改就会被删除;所以还是新发好了。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及其他,首先要明白人民币升值是什么回事,为什么它同时又是在“贬值”?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的升值是兑美元汇率的升值,而人民币的正在发生的“贬值”,是针对国内购买力的。笔者已经反复说明,人民币的对内贬值,正是由于拒绝对外升值造成的,把美元也看作是商品(那怕是一种符号),人民币拒绝升值,也就是拒绝人民币购买力增加,当然就对内贬值了。具体实施过程,是央行一直增发基础货币买入美元,然后又用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政府开销,因为美国禁止中国直接购买美国有价值的资产);所以实际的经济流就是向所有中国持有人民币者征收了通货膨胀的“现金税”,补贴了美国的经济。这一条,相信是没有争议的。

要完全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和美国,以及日本,还有欧洲……,是一个个独立的自闭循环的经济体,对于自生产内需的商品,它们内部货币的购买力与外汇汇率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本币的发行量有关。这些各自独立的经济体交换商品服务,各自需要有信用的支付,这才涉及到汇率。所以要建立一种基本的常识:国内商品的价格,也就本币购买力,只与这种货币的发行量有关,与对外汇率无关。

对于不同的自洽的封闭经济体来说,这些各自独立的经济体交换商品服务,各自需要有信用的支付,在国际信用缺失的年代,也就是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致协议(包括中国在内)的时侯,唯有黄金是国际支付的凭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IMF通过各成员国自觉达成贸易平衡(顺差和逆差平衡)作为国际支付信用的保证,这样,国际贸易就脱离了金本位,黄金表面价格开始下降,但由于另一个原因,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黄金,并没有真正大量抛售,相反,这些国家还趁金价低迷大量收购了中国和苏联抛售的黄金;操作手法类似庄家砸盘对倒,低位吸纳更多的筹码,然后拉高,于是,今天就看到了罗杰斯那个所谓的“黄金牛市”。

如果成员国象中国或者日本,没有遵守IMF的协议,刻意低估本币出口,就等于通过贱卖自已国家的利益,保留了购买他国大量服务和产品的权力;那么作为另一国的对应策略,除了让本币更快贬值“赖帐”,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这就是美元为什么快速贬值,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而对于其他货币全部都是贬值的;原因很简单,人民币做得最过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不得不接受广场协议。要知道,美国允许日本保留购买美国产品权力(外汇储备)是为了对苏冷战,而苏联已经玩完了,还保留日本这种权力干什么,当然就要取消了。当美国以“你不升值我就加印美元让你的外汇变灰”这种压力量,试问日本还有什么办法?中国也是一样的。难道硬挺着“不升值”就可以蒙混过关吗?

所以,如果存在解决方案,关键性的着眼点,就在于两条:

1)中国这种出口导向的政策,如果不能购买黄金(国际基础信用),新技术(过去渴望外汇去购买的东西,美国及盟国禁止),战略性资源(美国及盟国禁止),这种外汇,除了再借给美国用,一定用处没有!

2)当中国手中拿着几万亿美元时,不是财富,而是受制于人的筹码,因为,各国央行永远是本币造空的唯一可能庄家,——开动印钞机罢了;中国手中美元越多,越是受制于美国;

明确了以上的基本依据,以下的问题就好回答了。

关于西北虎的“人民币升值对农民造成不良影响”,我认为完全不成立,相反,人民币升值会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原因就在于中国农产品主要是自产自销,而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为零!换“独立的自闭循环的经济体,对于自生产内需的商品,它们内部货币的购买力与外汇汇率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本币的发行量有关”的依据,保持人民币低估,人民币就会通货膨胀,农民实际收入会越来越低。

刘军洛的“次级金本位”主张我几个月前看了一下,可以说有点意思,没有可操作性,到最后,成为卖房子的唱多;他的解决方案,如果不是没有操作性,就是雪上加霜。

1)中国不存在大量增持黄金的可能性;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黄金,并没有真正大量抛售,相反,这些国家还趁金价低迷大量收购了中国和苏联抛售的黄金;操作手法类似庄家砸盘对倒,低位吸纳更多的筹码,然后拉高,于是,今天就看到了罗杰斯那个所谓的“黄金牛市”。这一条,巴菲特要精明得多,他买白银!而印度取消黄金和外汇的管制,以大量金用品的消费掩藏了黄金大量进入印度存留的实际,所以,印度比中国具有更强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可别以为阿三打输一仗就真的是蠢驴)。

2)大量买煤矿,油田……,理论上可行,但是以中国国家资金形式出现就一定不行,这是美国及其盟国所禁止的。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高价买黑石这样的间接投资,同样受制于美元的增发“赖债”,根本不是解决办法。

3)农产品会涨价,但是那不是针对中国的,是针对阿拉伯的,在石油上,中国与美国是盟国,假如不是动不动就反美,和光同尘,中国可以利用美国的政策空隙捞不少便宜,但目前,反而是让美国钻了许多空子。

4)过分强调美国的主观杀气;其实美国不是一个进攻大师,是一个防守大师。美国政策就象一座大山,几乎没有破绽,逼你出错,它的风格,很象古龙里的那个上官金虹。这种对手是最可怕的,刘军洛等把它想象成郭嵩阳作为政策依据,就必然会出错了。

5)搞错了一个基本概念:只有中国央行才能对人民币真正造空;也只有美国央行才能对美元造空(他们一直在造空);在东南亚国家,是因为东南亚外汇是举债型“储备”,所以成为索罗斯少量控制如泰币就可以造空的对象;中国情况相反。

但对于刘军洛先生说的黄金,完全同意至少升上3000美元的看法,由于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只有目前的一半以下,其他部分,以银行存款的形式,通过央行利息养在银行里(相当于增发人民币付息保持目前的购买力),方法与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卢布一样。所以,黄金实际兑人民币的升值潜力,最终每克至少达到1000元以上。当然,这是长期十年以上跨度来看的。

最后,说说正确的解决方案着眼点在那里:不在汇率里面。汇率就按IMF原始协议,该升值时就升值,直到贸易平衡;如果低估人民币可以增加黄金储备,那就低估吧;如果不行,就升吧,不要再廉价卖中国人的血汗了,搂了一堆不能买东西的臭钱,神经病呢。人民币汇率危机解决方案不在汇率里,避免金融危机的关键不在金融业里,那么在那里呢?它的答案,和回答避免股市泡沫破裂的危机,以及避免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机,答案是一样的:在于社会经济体的经济效益提高。而这个提高,关键又在于增厚国民福祉,提高购买力水平。

另一些人的错误认识是把外资的作用看得太高了,中国今天,其实根本不缺资本,缺的是市场内需。资本不是少了,是多了,特别是外资,一定时期内,已经变得有害无益。所以人民币升值减少外资流入,不是一件坏事。不缺资本却为了争取资本而压抑紧缺的市场需求,是现阶段最典型的错误特点,经济危机就是这样最终出现的。世易时移,势有所易,法亦易之,此相宜也。

大道无为,有时什么也不做,仅仅少收点税,经济危机,就消失了。三十年代,罗斯福就是这样简单就把美国带出了大萧条,他的政策是发行国债投入国民福利,拉动内需;注意,是投入国民福利,不是搞大面子工程。这种政策,被称为凯恩斯主义。

这里顺便再提一下,一些国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认识糊涂,情绪却非常高涨:以下是常见的错误:

1)有一个人说,人民币升值就是手中外汇贬值了,所以不能升。

答:这丫的蠢得不知道外汇购买力是多少,是美国央行说了算;和你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

2)另一个自称昆仑灰狗的说:就是不让中国人赚外国人的钱,让13亿中国人怎么活。

答:这只基本概念也没有搞清楚的狗,他为什么不去赚越南盾?盖因钱是没有用的,外国人的服务技术产品才是值钱的,黄金才是值钱的,什么叫外汇硬通货,就因为硬通货不会因为其他因素降低了购买产品的能力。而现在赚外国人的钱,直白就是赚美元,可以延期购买人家的产品,否则不如易货好了;现在人家却加印让美元贬值,结果呢,硬通货变成软通货,还赚个屁,赚了让这些人移民海外?这些人却偏偏打着爱国的名义自号愤青,以13亿人的名义骂人。

操纵汇率出口赚恩格尔系,赚基尼系数

罗杰斯的商品牛市不能催生有色金属资源股无限升值

万一套在2007钢铁景气珠峰上怎办?2008铁矿石一边倒

中国制造不能获得定价权主因并不是内斗

低估人民币出口的恶果:生产资料价格暗潮涌动

人民币升值有百利而无一害

漫谈人民币升值贬值及黄金及刘军洛宋鸿兵阴谋论

人民币升值必要性无可辩驳,策略诱歼国际投机资金

前一篇:2007-10-28流动性拐点出现时

后一篇:人民币升值必要性无可辩驳,策略诱歼国际投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