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5 lines (31 loc) · 8.57 KB

农业沉重的社会责任!任何“再分配”的改革都必定失败;.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5 lines (31 loc) · 8.57 KB

农业沉重的社会责任!任何“再分配”的改革都必定失败;

标签: 社会责任 农业 短缺 再分配 改革 财经

目录: 马克思主义和计划经济

时间: 2013-03-26 21:33:11

任何“再分配”的改革都必定失败;“再分配”的最终结果总是黄宗羲定律;

历史上“再分配改革”全部失败,根本原因是公有制无法克服“短缺”;

土地兼并的积极意义;“耕者有其田”之不可能的根本原因是“地力短缺”;

“耕者有其田”“不患贫患不均”的经济学意义是“农业承担全社会的基础保障”;

从今天的实体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失败,“(土地)再分配”是症结所在;也是世界历史上,所有“改革”失败的共同症结。商鞅变法尽管当事人死了,但就改革对秦国本身来说,不能算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商鞅变法的核心不是“再分配”改革,而是废除贵族宗法特权的“反谷物法”,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和农业生产。有网友提到的问题,很能说明问题:有谁听说过,“美国的改革”?事实上,任何改革都是公有制体制下的改革,必定是传统集权模式走不下去的改革,当这种改革致力于“再分配”时,就必定失败

“再分配”改革的目的,本身已经假定了公有制是高效益的,仅仅是“分配不公”(典型口号,“不患贫,患不均”);因此必定是为了公有制的苟延残喘,又假定社会上因为“历史上积累的分配不公”,而必定存在有大量可供再分配的“剩余,积累”。既然公有制是如此高效,那么公有制共同体,只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再分配改革”,重新分配自然而然就会积累起来的社会财富,不患贫,只需要患不均,公有制体自然就能再延续若干年的和谐。如果有人反对再分配,必定是既得利益集团,强行再分配之,学名就称为“革命”。

只要假定“生产创造价值=资本自然增值=世界没有短缺”,上述逻辑流程,已经历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千锤百炼,早就已经无懈可击!但是进化论的先验结论所揭示的,就是“短缺”是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必然现象,那么资本就会自然贬值,生产只是转换,没有支付其渐趋短缺的资源的成本,生产就只是浪费最宝贵的短缺资源,因此公有制社会就会感受到无法克制的各式各样的短缺危机。甚至于以重农学派(等同于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经济逻辑)而言,土地似乎加诸劳力,就能有产出,但事实上地力也是短缺的。

中国古来有“土地兼并”之说,也是今天的政权左派,拒绝土地私有化(得益者是农民)的理由。奇怪的是,这些人一般也是激进的“反户籍制度”的良心分子。公有制土地兼并的原因,权贵恃权圈地,强买民田,自然是常见的解释原因。而在土地私有化中的“兼并”,但也照样被东西方传统文化,归咎于“资本逐利”,“国家为什么不管”。但是归根到底地说,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地力耗散”“肥力短缺”。尽管有阳光水分劳力耕作,地力仍然会参差起伏,对效益的追求,当其显示规模效益时,就被视为兼并,其实并非不良。

强求“耕者有其田”“不患贫患不均”,实际上是让农业一个产业,承担起全社会的基础性社会保障(有口饭吃),关实现充分就业的责任,——>这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的所有农业社会,向此方向的努力,强调“以农为本”,实际效果只能是损害农业产出的能力,以分担本来应由国家税收支付的基层生存保障,和任何社会不可能满足的“充分就业”。所以历朝历代之所谓“再分配”,其“减轻农民负担”,那怕本来就是政策的出发点,但最终永远是名义上的,政策过程必定渐渐是针对“农民财富”的再分配,此即黄宗羲定律。

历史上的农业帝国都是如此崩溃的。当土地私有化不抑兼并时, 农业的产出是最多的,典型如美国的农业,也如宋朝。同时农业作为也会出现李嘉图效应,在农业产出增加的同时,农业劳动力也会出现剩余而析出。所以马克思主义等主流经济哲学的错误也是明显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原因,并不是“工业化需要劳动力”,而是农业土地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化,解除了农业负担社会保障和压力,并释放出历史上积累的失业人口,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储备。因此格拉古兄弟以“土地再分配”作为改革方案,命中注定其失败的结局。

罗马共和国战争负担下的“国进民退”;罗马共和国通往元首专制的“民主之路”

马略,苏拉,庞培,恺撒……,平民领袖之间的对抗;格拉古兄弟的改革遭到最强烈的反应?

格拉古兄弟“再分配”改革必然失败的悲剧;马略苏拉争夺“军人集团上岗”的内战

阶级斗争有着鲜明的宗教战争色彩,极权主义显见的滥觞;信仰越坚定,越是无可救药

存在即合理;及对“存在即合理”的概念偷换;历史和现实中的存在,必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

《星球大战》《前传》中的罗马史和基督教,阴谋论,神国,异端,革命,统治者和魔鬼》

格拉古兄弟与元老院贵族广泛共识和小许分歧;分再配改革方案不具可行性

罗马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主客依附制,经济主流也不是奴隶制;奴隶制支柱是人道主义,庇护和效忠

罗马所有“改革,革命”都与“解放奴隶”无关; 罗马与美国南方蓄奴制的异与同

“做官要做保民官,为人要学格拉古”;为政者宜慎思格拉古兄弟的悲剧

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反映了公有制民主的局限性; 经济学的“短缺压力”

任何“再分配”的改革都必定失败;“再分配”的最终结果总是黄宗羲定律;

历史上“再分配改革”全部失败,根本原因是公有制无法克服“短缺”;

土地兼并的积极意义;“耕者有其田”之不可能的根本原因是“地力短缺”;

“耕者有其田”“不患贫患不均”的经济学意义是“农业承担全社会的基础保障”

前一篇:阶级斗争,信仰缺失,礼崩乐坏,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

后一篇:民粹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