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后金军
平辽
军事天才
火器
袁崇焕
孙承宗
崇祯
皇太极
努尔哈赤
军事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08-10-26 22:59:53
前文《中国历史,走在道德内战的消亡路上》,和《历史,不是道德素材》,《历史,你的名字叫故事》,《何必粉明?明亡于清只是专制发展史上的小浪花》,《阎金力挺袁崇焕体现爱国者本色》,《辽东战争的时间事件序列》
先说一下,本人不爱看武侠小说,但是大多数知名的小说,都浏览过,速度差不多是两三个小时看一本。我家有全套的金庸著作,不是我买的,是太太买的。《碧血剑》和《书剑恩仇录》这两本书,我都没有仔细看。特别是后者,如果不是看到金庸全传中有这本书,我还以为是梁羽生写的。看了一部分看不下去,因为我的历史知识告诉我,准葛尔不是什么“复明的反清”,根本不是那回事!以前看得详细一点是《韦小宝》。《袁崇焕评传》我看了一下,没有细看。是不需要看,因为我完全同意金庸的评价,但金庸这个篇子写得远比他的小说好。我没有听百家讲坛,没这么心思。也是袁黑从地里冒出来后,错愕之下,才较仔细看了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和谢胡元的《窃明》同样是浏览,没有发现有什么出格的话,这本书写得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不喜欢清朝,(我喜欢汉朝),但喜欢这本书的客观。
看了一些评论,我觉得袁黑的思想毫无疑问是病态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历史的走向着落在几个人、或者偶然事件上面。而本博尽管有空就骂骂马克思,不过,实际上骂的是“把马克思作为绝对真理”,最经常用的,仍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观:“历史长河,不会因为偶然事件发生根本性的方向改变”。这种历史观,令我甚至把宋朝开始的宋、明、清三朝,视为同一个帝国。尽管在正史中,他们中间是几个异姓朝代。这连续的三个皇朝的共同特点,就是摆脱武官割据的可能,建立超越社会的文官集团,即所谓的“以文治国”。文官集团和君主宗族结合起来,(也就是袁黑明粉意淫的那个“内阁民主”),是这三个皇朝的共同特点。
这样,本博就会觉得,毛文龙无论冤不冤,袁杀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崇祯杀袁,无论冤不冤,历史长河中也是一件小事;明是不是亡于清,中国这个文官帝国,也是要败于英俄日本的。既然如此,令到袁黑变态的那种激动,就不会发生在本博的身上。对于明朝,除明史外,本博看得最仔细的,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向各位推荐这本书。关于辽东战争,主要看了的是王中兴、刘立勤的《国防历史》,孙文良的《明清战争史略》,《大学士孙承宗》,《明清辽东战争通览》,还有几本,记不清名字了。至于《窃明》的待遇,和货币战争一样,初步翻了一翻,烧了。自已不想看的书,也不想害人,就烧了。
以我们做信息系统的思维,每一个系统设定,一定有容错的机制,工程上称安全裕量。在社会人事,军事行动中,也一定存有相应的容错裕量。既然能够任命袁崇焕,就一定保有袁崇焕“犯了错”,可以承受的裕量。除非象崇祯,选这个皇帝,是没有选择的。所以本博既然不接受“因为袁崇焕的错,天塌了下来”,也就不会对袁吹毛求疵。以此去看袁的所为,大部分情况下,我都能理解。如果我是袁崇焕,已经做了督师(聪明的是不要做这个督师),并有了五年平辽的时间表,第一件事,也是要杀了毛文龙,除非毛自已愿意去职。但是平台奏对,显然我的性格不会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这是袁崇焕犯的唯一的错误)。相反,如果我觉得要解除毛文龙,我会力捧东江的重要性,表示对毛文龙的担心,指出毛文龙可能降后金,兵多饷重,让崇祯对毛抱有极高的期望,让毛去打先锋。待崇祯失望后,把责任全推到毛身上,再杀了毛。这样借崇祯的手,清除了障碍后,再谈五年平辽。不过,显然,本人现在是在洞悉崇祯为人,和毛的本质后,才会有这样的“方案”。袁崇焕当时,不可能知道崇祯的本性,也不会知道毛案会这么牵涉广泛。袁之死,与毛在京的一党(原阉党,代表温体仁)有莫大的关系。袁是死于专制社会特有的党争,战争事件,只是借口、导火索。
袁崇焕“辽人守辽土”,其实是学习汉朝的“良家子弟守边郡”,(汉朝边郡税收稍轻,但是要从军役,户籍管理严格),简单说,就是把整个辽东户籍人口,全部变成府兵。这样战斗力、尚武之风,自然远胜关内。而从费用上看,也算得上是最轻的了,大约相当于从关内组织部队的十分之一以下。有人说是袁崇焕的关宁军作战消耗了全国大部分税收,才令明朝瓦解。这些人把“辽东战争要钱”的帐,算到了关宁军头上。崇祯也是这样看的,经常欠饷,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仗不用花钱,这种话袁黑也说得出口的。连区区300万两白银一年的军费也拿不出,明朝历年经济政策的恶果(不患贫而患不均,摧毁所有积极的工商业因素),令明朝无法承担战争的负担。比起宋朝,就差得远了。即使是在贾似道掌国时,南宋税收也达到崇祯年的十倍!
由此可见,明朝当时存亡的关键,就是议和。但偏偏,杀袁崇焕的理由,就是袁崇焕“斩帅谋款”。明清档案对照,已经知道袁崇焕“斩帅谋款”实属阉党诬陷。但以当时明朝的态势,如果崇祯能够“斩袁崇焕能谋款”,也颇值得一试。甚至诸臣杀崇祯能谋款,这笔交易也算是划得来。杀个区区毛文龙,算啥大事?
不能议和,明朝已经证明换谁也守不住辽东,辽东守不住,也不可能守住北京,北京守不住,黄河以北也是保不住的。明朝唯一的希望就是预先建立江南防线,希求一保。但从当时明朝的政治衰败,和南明的表现来说,以及清已经拥有超出明的步炮兵来看,明朝比宋朝都不如。宋朝只要不出大错,守住长江防线机率很高,(我觉得南宋亡于元,反而是偶然性很大的事件),而明能守住长江,机率很低。
不能议和,明朝一点希望没有。而议和的关键,一是后金的自卑感,二是明朝自已愿意和。后金的自卑感在袁崇焕时被打了出来,但明朝直到要亡了才想议和。崇祯的和平保国机会,早就被他,连同袁崇焕一起杀掉了。
明朝主要亡于自已政治军事制度的腐败,这正是明粉袁黑所间竭力抵赖的,不惜丧心病狂污袁,就因为此。明朝的腐败,成就了后金军“战斗力的强悍”。后金确实是奴隶制地役用汉人,但是反过来说,明朝三百年,什么时侯把小民当成平民,而不是奴隶的?换了一个奴隶主而已。明朝大可不必自封为后奴隶社会。后金军的战斗力,是相对明朝的腐败而言的,对于腐败程度不高的袁崇焕所建的辽东民兵,后金军的战斗力就远不是那么具有优势。后金军除了单位战斗力优势,还存在着机动性优势。有时是相关的,象日本军组织上对华军具备优势,即使带上重武器,部队机动速度、距离都超出华军。华军精锐丢弃轻重翻过野人岭死了一大半,而日军25师团(?)带重武器翻过同样的野人岭,基本没有损失。因此,本博认为努尔哈赤的军事天才,带有某些水分。或者说,在那样的战斗力、机动性条件下,只要努尔哈赤不犯大错,几乎就是战无不胜。用军事工程的话来说,是“容错条件”太好。
明军的火器优势有所高估。事实上,在前膛枪发明(1583?)并成熟前(1650?)前,火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攻破城墙上。后者的作用,在清破南明诸坚城的作战中,倒是得到充分的体现。明朝的火器,等于是拥有炮的重量的火枪,射击精度相当于手榴弹。除了行军中拖慢明军速度,我不明白野战中这种玩具有什么现实作用。明军射箭技术比不上后金,甲胄更差,而弩,近战固然及不上弓的射速,而且,早就给明朝淘汰了。面对后金,大部分明军野战时,和赤手空拳差不多。后金的制度比明朝宦官领导的社会义义优越,不光体现在军队,也体现在军备。明朝禁止地方、卫所制造和储存武器(今天中国也禁止军备民营),可以理解;但是卫所军队要打仗申领武器,却要向宦官行贿!!而后金尽管是“奴隶制”,对制备军备的奴隶却颇为优待,家属有保障,生活资料优先补给,免税;沈阳城内整条大街都是军甲铺。后金的“奴隶”,至少到皇太极时,已经是编户齐民,待遇和汉民在明朝一模一样。制度上的优势带来了战场上的优势,即使是关宁军,较之后金装备上也处于劣势,(不便野战的火器除外),后金人人带重甲,而明军只有前后一片的轻甲,两肋暴露,近战混战中,后金骑兵抵近射明兵下胁,“几无生者”。
宁远城一战,明军伤亡3000人,(袁黑说是虚报伤亡),后军日后对朝鲜使臣称伤亡17000人。两个数字是符合当时攻城的伤亡比例的。同样,如果以实斩250级计,则宁远军只是伤亡了50人谱,赵率教满桂,既不需要光荣负伤,也不会因而反目。看看窃明,为了贬低袁崇焕功绩,贬低宁远一战的战绩,袁黑既盲,也愚昧,更加无良。不过,明军的守城大炮如果说效果很好的话,也不尽然。当时的大炮真的只能用于攻城,守城精度太差,瞄准太难,只能吓唬人。北京保卫战时,北京守军慌慌张张把城下满桂军当成后金军猛轰,满大人的部队,有点伤亡,也不算太严重。宁远一战,袁黑称后金兵自起兵后休息四年死了大半,(而且越说越少,减到了20000人),但是多部严谨的史载均称后金攻宁远动员兵力,达到11万,满八旗,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夸大觉华岛损失,并称后金的战役目标就是到觉华岛抢东西。此说太具想象力,限于篇幅,这里不谈,读者自辩。
明朝的腐败,也体现在前后方各军派系林立,各自为战。派系林立,一直是明朝的国策,以免武人威权。此举,比宋朝还要过分得多。明朝军队,可以说是一个中央故意造成的军阀派系,仅从道德意义上,对皇帝个人负责。熊廷弼之死,根本原因是由于这种派系林立。袁崇焕要杀毛文龙,原因也是由于这种派系林立。崇祯要杀袁崇焕,也是为了维护派系林立。甚至当清军已经占领大部分江南,南明只剩下两广一点点地盘,还是派系林立,自相攻杀。这个完美的明朝的优点,不知是不是也要算到袁崇焕头上?本博倒是认为,明朝瓦解自已军队的这种组织方式,除政治制度外,是令明朝速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不想再说了。
实际上袁黑所列举的种种是非,什么八大罪之类的小儿胡话,不知他们为什么纠缠不休。本博觉得那些实在是小事,小得连对辩都浪费心机的小事。就算冤杀袁崇焕,也同样是小事。明朝的腐败,是从骨子里的腐败,换谁上都是一个样。就算是真的侥幸成和又怎么样?除非后金跟着也腐败了,否则,明朝仍是撑不了几年。晦明,并不仅仅是满清的评价,也是民国汉人的评价,同样是今天红朝对明朝的评价。尽管,满清同样也非常腐败。
对袁崇焕的个人评价,我不觉得他是一个军事天才。袁的才能,表现在国防组织上,军队组织上。这一点,袁要超过除熊廷弼以外的同时代所有人,可能逊于已死的戚继光。孙承宗规划作战上优于袁崇焕,但是无论在军队作战,还是临阵果决方面,用袁崇焕都更胜于孙承宗。袁做总司令,孙承宗做总参谋长,是更好的搭配。但无论怎么样,这两位八股文专家(金庸语),都不可能天生就是军事天才。他们的天才,是相对其他蠢材而言的。明朝这样的制度,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军事天才。相反,我觉得皇太极这个人,综合能力超出了袁崇焕,更不用说,崇祯这个心理有障碍的问题青年了。
本系列为对明亡历史、原因,特别是涉及袁崇焕的章节,以完全不含汉民族主义的历史辩证唯物观展开讨论,重点,在与今天相似国策的对比,以求得因古知今的效果。本系列包括以下文章:
《历史,不是道德素材库》;
《历史,你的名字叫故事》;
前一篇:让时间发生序列证明民族英雄袁崇焕
后一篇:股神下凡,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