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凯恩斯
苏联
计划经济
通往奴役之路
福利经济学
社会保障
户籍制度
效益
目录: 马克思主义和计划经济
时间: 2012-05-29 21:11:31
计划经济的“经济概念”基本上被偷换;
效益指“具备可持续性的责任能力”;
计划经济的经济效果总是与善意目的相反;
计划经济导致国民保障下降的“通往奴役之路”;
由于计划经济的“经济概念”,与市场经济的同名概念,逻辑上一般而言并非等同。其主张与结论之间,一般也无必然关系。如今天所谓“为了维稳必须财政和货币宽松”,只是凯恩斯主义的断言,与“国民经济(效益和总量)的增长”,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这种逻辑错误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的卫道士,一直以来用计划经济的“数量”,攀比上市场经济的质量的,张冠李戴的概念偷换。
科学是唯一的,天无二日的逻辑系统,不可能存在两种同时正确的,但彼此冲突的经济学。这类张冠李戴的概念偷换,与传统文化公有制中的民粹成分混而淆之时,如果“关心公共问题”的公众和知识分子,却不愿意关心“经济学的逻辑”,那么问题已经不在于那种经济学是对的,而是公众“愿意相信那种经济学是符合传统文化”。这就是传统社会的后发劣势,愚民总是大多数之故。
典型的如主流经济学中的所谓“要效率,还是要公平”,实际上是基本概念定义很含糊的,完全没有意义的伪命题。以福利经济学而言(即强调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他们所谓的公平,没有任何根据认为就是“经济效益”,而似乎只是个体消费水平的平均化;而这些哲学家(被称为经济学者)的所谓“效率”,随语境的变化,又游移于“单位时间的生产产值”和“效益核算之间”。
在基本概念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用哲学的雄辩“论证之”,无非就是为不当的政治要求,和既得和的不当利益诡辩的手段而已。假如将公平定义为私有制原则,把效率定义为经济效益,则两者就完全是等价的,意味着最优化的经济和最大的税收,以及最少的需要社会社会保障的人群。换言之,如果将社会的可持续性的能力定义为效益的话,那么计划经济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就负相关的关系。
从市场经济和纳税人的角度,无论统计多少产品类型的“产量”或以某种官方单位度量(如苏联卢布)的“产值”,对于提供国民福祉所要求的效益(可持续的责任能力),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无论社会主义的产量目的是什么,无论是武器还是消费品,最终都是为国民提供最大生存保障,即可以转化为“全社会提高国民最大限度的福祉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效益是非常低的,是负面的。
从**公式(保障水平=(税收余额)/需求人群)**就发现,由于私有制松绑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权,提高了税基余额,同时让更多的人自食其力,因此被指责为“不顾弱者”的私有制原则下的社会保障,程度反而是最高的。强调社会保障完成再分配的北欧模式(即福利经济学),由于税收余额的下降和待保障的人群增加,实际保障水平反而降低了。这是马克思主义和福利经济学没有预料的结局。
当这种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以凯恩斯主义和福利社会为代表的主张走向极端化,就成为左派所幻想的“高度保障”的大政府小自由社会,由于税收余额降为负数,保障需求人群变成全民,为完成保障要求就不得不把部分供应商国有化,此即国企以及国企在政府主持下国进民退。当政府自以为因为“财政支出替代”减少了财政负担时,民生就业的一个环节也消失了,失业和生存危机,就变得更广泛了。
随着“纳税的民企”变成“缴纳(国家保障要求所需的实物税的)国企”,更大的保障的缺口又不得不首先保障自身“左派体制”的稳定性,这样就产生针对干部队伍稳定的特供制度。对私有财产的侵犯所遭到的反抗,公有制必然失败导致的社会动荡,激化了所谓阶级斗争;国际社会对这种政体的警惕,最终导致国企主要转向军事化,这就是苏联制度的生产。这就是《通往奴役之路》的过程!
《货币国际化的意义是免除了储备的成本还可以寅吃卯粮;出口导向永远不能让人民币满足(进口+负债+信用)》
《人民币出口导向,美国人是被动的既得利益者;(农民+农民工)是结构性既得利益者,外汇为国企而储备》
《国企是政府的延伸,国企没有经济意义;国企是“政府采购业”的顶级从业者;苏联因国企而亡国》
《土地财政不是东方帝国的维稳横财;三驾马车没有拉动过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向国企的利益输送》
《中国1997年以后实体经济几乎没有增长;改革三十的中国经济实现了切实的增长;“自由的选择”》
《苏联卢布不具备交换凭证的货币意义;苏联卢布是计划经济国企会计的薄计产品单位》
《(计划经济的产量×市场经济质量)的乌托邦;计划经济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计划经济体是寄生虫》
《计划经济的“经济概念”基本上被偷换;效益指“具备可持续性的责任能力”;
计划经济的经济效果总是与善意目的相反;计划经济导致国民保障下降的“通往奴役之路”;》
前一篇:苏联的卢布与中国的美元的等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