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哈耶克
奥地利
替换
不确定性
方法论
要素
替代
对象
抽象
偷换
概念
逻辑
财经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11-03-04 22:24:45
对象抽象和要素替代的方法论;
“偷换概念”的成因是对象替换的错误,和替换效果的不确定性;
“等效”与“等于”的区别;
要素定义和替换的方法论,是人类生活中利益衡量的方法论;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2491.entry?&_c02_vws=1
对象抽象的社会经济学分析方法之好用,还在于与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要素替代”,简直是无缝连接。经济学中的要素替代,是个体自我选择和市场经济最核心的行为方式,如果没有产权的自主交换的权力,就不可能完成要素的替代;而要素替代是否有效,则取决于人权个体的自主判断即边际效用的原则,而替代失败的损失,由产权所有人在产权内承担,直到破产为止。
所以一些社会主义分子声称“凯恩斯主义乱发钞票促进了交换”,那是极其文盲的乱套概念。这种人如果当政,就会生灵涂炭。“替换”正确了,就形成了逻辑上的演绎推理,如果替换失败,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偷换概念,如如凯恩斯的通论中概念(对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素替换的错误(失败),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比如说,用兽医代替了医生做手术,概念偷换的后果将极严重。
所谓要素就是对象,替代的要求就是等效,是否等效就需要抽象后比较属性。如果没有对象抽象的技术,仅仅依靠感性的形容词描述而判断“好官和健康的官”而替换之,有意无意之间就会造成了令人莫名其妙的逻辑错误,这就是所谓的概念偷换。如马歇尔将边际效用下的边际效应的动态平衡作为可预测的均衡而展开经济学讨论,如果不是从对象属性,而是从语义上,很难发现其概念的偷换。
对象等效(equivalent)与对象等于(equal,相同,与数学上的“等于”近似)概念是不同的,混淆会造成严重的概念混乱。对象等效是指同一类对象,对象等于是指同一实例(instance)。将实例(Instance个案)作为等于意义上的“一类对象”,是最严重的逻辑错误,好所谓“个案没有统计学意义”。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就是“钦定人民代表的生活经验,在廷议代表了公民群众”。
等于(equal)可以视为等效中的确定,等效是有待确定的“未等于”,带有误差源的不确定性。要素对象的替换,是等效,而不是等于;因此存在着替换错误的不确定性。如果否定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就将构成理性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确定性预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就是对“交换价值与劳动价值在交换条件下的等效”换成“等于”,而成了“生产创造价值”的确定性预言。
笔者曾经用“单一经营一种收藏品的股份公司”替换了“股份制收藏品”,非常简单就判定了天津“股份艺术品市场”必然失败,原因也是因为天津策划方,仅仅是简单地把股份公司当成了“可交换的分散资本的合资体”;而将投资标的从某种产业业务,换成了“收藏艺术品”。但是股份公司创新的成功,并不是马克思所以为的“把分散的资本收集起来”。所以股份制艺术市场的设想是不成立的。
米塞斯曾经说,“经济学是基于假设条件的定性逻辑演绎”,这是笔者不能同意的。因为条件一旦是“假设”的,就将无法在实践经验中验证,米塞斯的整套经济学理论,实际上是在断言“个体边际效用”不能侵犯上的逻辑结果。但如果把“假如替换一个要素效果会怎么样”,就将构成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论,即对象替换的效果评估。
“替换”不是假设,就在于替换物和被替换物都是确实存在的社会实物对象,而替换效果的评估则尊重不确定性的存在(即个体主权意识和未来不确定性)。替换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运作的最根本手段,是我们向公众解释经济学原理的手段,也是每一个人认识社会的思考过程中的手段,——>至少对大多数人谈恋爱,选产品,选工作……,都是一样的;所以就利于沟通了。
《先验的法则是错误的科学方法论;是理论推广的“广告法”;已经成了今天科学发展的障碍》
《“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论错误的哈耶克和波普尔否定了“观察-归纳”法;哈耶克自已《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和波普尔作为哲学家时,是左派的理性主义者;新理论的推广路径和奥地利学派推广的失败;》
《人权意识否定之否定就是“独立的意识主权”,否定之否定和人权自卫法则,相当于生物体的“免疫功能”》
《只有利益的合作才是可靠的合作;只有利益才存在契约和诚信;为什么市场中的信仰总是坏的?》
《奥地利学派的弱点是没有形成“人权产权”概念;“专制好还是民主好”的哲学口水命题;》
《哲学是聪明人的避难所;哲学是神学之中的智慧之巧,是科学之中的愚蠢之源;》
《实体沟通学的科学依据和研究领域;实体沟通学是为人类和平与和解而探索的科学》
《辩证法和“物极必反的成本效益原理”;黑格尔的辩证法=(成本效益原理-利益实证)=偷换概念》
《预测人类行为是社会科学的目的;预测人类行为不能作为社会科学标准;自由脑残模式;“什么是真相”》
《个体意识主权不是“信仰”;个人世界观+个人方法论+自由运用的权力;你的意识,不是别人的意识》
《逻辑是承认对方个体意识主权后的沟通产物;逻辑剖析中国传统议论文“三要素”的沟通含义;》
《传统汉语议论文的主要表现形式;科学实证三要素就是人权断言;逻辑的目的是为了围绕论点介绍证据》
《抽象的目的是更方便理解,语文是沟通的科学;名词解释=抽象对象=概念=实证匹配预备》
《对象抽象和要素替代的方法论;“偷换概念”的成因是对象替换的错误,和替换效果的不确定性;“等效”与“等于”的区别;要素定义和替换的方法论,是人类生活中利益衡量的方法论;》
前一篇:余秋雨在徐家汇打秋风很高尚的
后一篇:自信心从那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