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
电信
错觉
替代成本
马克思
帝国主义
垄断资本
腐朽
计划经济
反垄断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09-09-16 10:47:35
垄断可以无限制抬高价格是错觉
《过度垄断并不能提高垄断利润反而会降低之》!垄断者非但不能象马克思预期的那样抬高产品价格,反而需要最廉价地出让手中的资产,换取市场的需求。笔者纯粹从经济学的逻辑中推导出的结论。无意中发现,这一结论完全可以和今天中国社会发生的一切,也可以与毛帝国与朝鲜一样《衣食住行减肥到死都免费》,或者如张宏良口中所称的“非常便宜”。原因简单得起,我们已经花了几篇博文阐述清楚了:消费者手中没钱!如果垄断者不想清仓所有资产,唯一的办法,就是半卖半送,把资产重新交到消费者的手中,让消费者具备经济流转所必须的购买力。即激发内需,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所要做的事情。
过度垄断的状态下只能廉价卖出产品,而不是象马克思预期的那样,可以“抬高产品的价格”;相反,会因为越过某一峰值后,因为需求减少而降低收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说明,“垄断可以抬高价格”,只是一个局部的错觉。是因为在局部状态下,可以强迫消费者牺牲其他方面的需求,暂时满足当前产品的需要。但是,这也将造成替代性的要素需求,令当前的产品的重要性下降。而对于在当地替代成本过高的要素,象淡水,而居民又不能迁移到供应条件畅顺;这样的垄断,将导致市场规则和法定契约,在更高优先级的生存竞争条件下被放弃,而爆发暴力争夺,即战争。
国际上对关键要素的垄断造成的战争,多见于中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实际上是争夺约旦河淡水的战争。而在国内战争的构成上,典型的是90年代非洲大湖区的卢旺达和布隆迪的种族内战,和大屠杀。这里要顺便说明两点:第一,即使是淡水和土地,也是可以替代的要素;只在于替代成本的高低;从而决定了某些地区目前成本条件下是“不宜居”的。
第二,允许居民迁出生存成本过分恶劣的地区有更高的社会效益,这也是西方人权社会价值观中的“迁移权”的由来。因为当一个地区如果生存条件过分恶劣而不允许其居民迁移,无非是令其死亡,或者花费更多的成本“让他们活着”。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允许居民有迁移权是人力相关要素最优化的条件。但是,这与中国左倾平均主义的《反户籍制度》,无条件分享《城市居民的集约保障》;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的农村居民,并非生存条件恶劣活不下去,而是《特权横行市场流通不畅经济落后》。这不是让农民中的一小部分迁移到城市,而让其中的极小的一小部分迁移到《顶级特权城市》,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与西方人权价值观相连的经济学指导,也并非主张“因为原生存条件恶劣”,而能够成为瓜分富裕地区居民财产的借口。主权级的边界就不必提了;就算是在同一个主权体丙,“允许迁移”仍然是以你在他乡能够自食其力找到工作为前提;对于集体找不到工作的,不是让你免费入籍,而是另找一个生存成本足够低的未开发地区,提供必然的起动资本,让你自已去建设自已的家园。新大陆,美国的西部,就是这样一步步开发出来的。
对于因为垄断而造成的暴力战争,我们不谈争夺生命要素的战争谁对谁错,只是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垄断关键不可替代的要素,如果不是平价出售,就必然是增加抵制战争的成本!或增加投入战争的损失。其结果必然就是早知垄断如此,又何必当初?
垄断可以抬高价格而增加利润,只是一个局部形成的错觉。实际经济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个物极必反的剪刀差:垄断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导致价格的上升,结果将是实际收入的下降。这就是欧佩克害怕石油价格超过75美元的原因!如果这一条是成立的,那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结合《私有制是对产权的保障》,那么,两把安全锁,就完全不必担心私有制资本,会因为利润的追求,而无限制地扩大垄断,而成为局部君权的可能性。如果这一条是正确的,那么马克思整套理论,继《资本根本性的定义错误》后,再一次失去了吸引人的最重要的一条民粹口号:反垄断。
即使是从构成学术框架的基本逻辑上,微观经济学也不可能象茅于轼说的那样,可以证明“垄断是对的是错的”。将微观经济学作为“看得见的手”的《市场干预行政垄断》的根据,更是完全错的!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价格理论是建立在封闭的产品供求的假设前题下,没有考虑到“替代性元素”的成本。如果把相关替代元素的成本考虑到价格理论中,则替代元素又有替代元素,价格理论就演变成了无限制衍生的“计划经济分析学”,要分析整个市场的元素的价格相互构成,是不可能的。市场是连续的,没有边界的!
《垄断与收入成相关是局部性的错觉》
前一篇:过度垄断反而会降低利润